我国原料药行业产量会降低 集采、专利到期等因素催化长期成长空间
来源:bob玩球 发布时间:2025-01-20 17:18:45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原料药是指用来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
根据对应化学药品制剂专利阶段的不同,原料药大致上可以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及专利原料药。其中大宗原料药指产业发展成熟、市场需求量大、竞争非常激烈、应用普遍的原料药,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类产品,产品附加值相比来说较低,一般不涉及专利问题;特色原料药指专利过期或即将过期化学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品,包括降血压类、抗肿瘤类、降血糖类产品,该类产品附加值高于大宗原料药;专利原料药用来生产专利药,是以CMO/CDMO模式合作的创新药产品,通常由专利药生产厂商自行生产或委托原料药厂家生产,产品附加值较高。
由于传统大宗原料药技术门槛低,所以中国传统大宗原料药产量在早期的时候呈出高速增长趋势,导致产能过剩,再加上自2020年疫情管控那几年原料药厂家产能扩建,使得原料药产能及库存又出现新的过剩。但是,2023年,中国原药产量342.7万吨,同比下降7.6%,根本原因是2022年疫情相关订单导致的高基数以及下游制剂厂商消化疫情期间的库存导致需求下降。
在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原料药行业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出口金额在2023年下跌,出口单价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依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量为1249万吨,同比增长5.4%;原料药产品出口金额为409.1亿美元,同比下降20.7%;原料药出口单价为3.28美元/公斤,较2022年的4.35美元/公斤一下子就下降24.7%。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多个专利到期、政策助力、带量采购等多重因素催化下原料药长期成长空间可观。目前,全球多个重磅原研药物专利陆续到期,以2023年美国专利悬崖到期前10大药品为例,其2022年销售额合计达337.5亿美元,原研药到期后的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放量有望创造上游原料药的增量需求。
同时,2021年11月9日,两部委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全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提高新产品、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比重;2022年1月,《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要求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门槛高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以及核酸、多肽等新产品类型,全力发展专利药原料药合同生产业务,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
此外,带量采购的制度设计实现量升价降的效果,2021年一季度与2015年相比,第一批国家集采药品的用量增长3.5倍,药品金额减少3.6%,所以催生更多原料药需求。随着未来带量采购的逐步推进,我国原料药行业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WYD)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