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手术止痛还是晚期癌症患者止痛,品中用得最多的当数。以笔者所在的县为例,全县共有百万人口,2002年有癌症患者200多人,全县购进14891支,使用14505支。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质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目前价格却比较混乱,各不相同。据癌症患者亲属来换(办)品专用卡反应,个别单位价格是规定价格的两倍,简直让患者无法承受。
据笔者调查,品批发价为2.70元/支,规定加价15%,零售价为3.10元/支。但是,现在每支卖3.5元、4元、5元甚至卖6元的都有。造成价格高低不一的根本原因,一是管理比较严格,社会上及众多购买的人不知道其真实价格。二是个别医院将经营视为提高收入的好机会,认为价格再高反正辖区内仅我一家经营,患者为了方便和及时用药,只能在本院购买。三是物价部门每年在物价检查时,由于是实行“五专”管理,账、药都锁在保险柜中,因此,违法高价销售往往不易被查获。
笔者建议,厂家在生产品时应在盒上标明批发价和零售价,以便让我们消费者知道真正价格。
《药品管理法》、《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和《关于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有效期的公告》,对药品有效期作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与要求。而目前药品说明书里面有关药品有效期的内容完善了吗?
我们对我院使用的369种医保类中成药、498种医保类西药的有效期内容做了调查。
被调查的这些药品的有效期一般在1.5~3年间,占被调查标注有效期药品数的65.4%,按有效期时间排序为:两年的占35.8%,3年的占18.7%,1.5年的占7.2%。
我们还发现,有31.5%的药品没有标明有效期。《药品管理法》规定,“未标明有效期的……为劣药,”那么,对于这31.5%的药品,该怎么样处理?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中药和西药的有效期也有区别。标明了有效期的品种中,西药占70.5%,中成药占65.9%;中成药最长的是6年,而西药最长的只有5年。据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尚无中成药有效期研究的法定方法,中成药只能借用西药有效期的研究方法。西药、中成药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而言,前者的成分单一,后者成分复杂。由于国内中成药生产厂商的规模参差不齐,要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设备与资金)及时间研究自己产品的有效期,有的很难做到。因此我们提议,统一有效期的研究方法应由国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