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玩球

担心痛经影响高考?药师推荐5种经典治痛经药高三妈妈快收藏

来源:bob玩球    发布时间:2024-08-06 04:19:33
bob玩球 返回列表

  小钱今年18岁,是一名高三学生,今年6月份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高三复习已确定进入白热化状态。但是她每个月来月经时痛经都特别厉害,上吐下泻、脸色惨白,有些时候不得不请假回家休息,很耽误正常的复习进度。

  她的母亲刘女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推算高考期间正好是女儿来月经的那几天,她心急如焚,想着不能让女儿因为痛经高考发挥失常,耽误了前程,于是四处求医寻找缓解痛经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人曾告诉刘女士,在孩子痛经的时候,可优先考虑给孩子吃点布洛芬之类的镇痛药或者避孕药,但刘女士上网查了后担心吃这些药的副作用,于是找到我,希望让我推荐一些有效的中成药来缓解痛经。

  痛经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之分,如果是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属于继发性痛经,其治疗重点是改善原发疾病;原发性痛经一般病因不是很明确,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疾病。西药缓解原发性痛经主要依赖避孕药、非甾体类药物,但治标不治本,效果不够明显且副作用多,中医从病因出发,有明确的目的性治疗,效果确切而副作用少,如果是选对了中药,痛经可有效缓解。

  中医典籍中关于痛经的论述,最早出现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书中提到“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他认为女性痛经的病因是瘀血阻滞;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则认为痛经是因为寒凝;金元时代,朱丹溪则认为痛经是因为气滞、血瘀、气血俱虚;到了清代,傅青主则认为痛经与肾虚、寒湿、肝郁等有关。

  现代中医综合以往的名家成果,认为淤血阻滞胞宫、冲任失于濡养,认为女性气血“不通”、“不荣”是痛经的根本,并将痛经划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瘀热湿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5个证型,临床发现以前面2种最为常见。

  患者特点:这类痛经女性一般比较怕冷,脸色青白,月经前或者经期小腹疼痛,腹部感觉冷、胀,贴了暖宝宝或者增加衣物保暖后可缓解,月经一般推后,而且量少、颜色暗、有血块。

  中药组方:艾叶(炭)、香附(醋灸)、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穹、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以及蜂蜜(赋形剂)。

  分析:艾附暖宫丸的组方出自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是治疗寒凝冲任导致痛经的经典方剂,拥有非常良好的理气补血、暖宫调经效果,如果经期腹痛、怕冷、月经延迟,可优先考虑服用艾附暖宫丸。

  :来月经前或者月经时小腹疼痛、有灼热感,月经量多,而且经期较长,月经暗红且有黏液、血块,平时白带多。

  :牡丹皮、大血藤、紫花地丁、三棱、莪术、败酱草、川芎、白芍、土茯苓、白英、白花蛇舌草、墓头回、椿皮、当归。

  :丹白颗粒的组方,既能清热化瘀,又能祛湿止痛,对瘀热湿阻型以及慢性盆腔炎患者皆有显著的效果,如果症状符合瘀热湿阻型的痛经患者,可考虑服用丹白颗粒。

  :这类痛经患者的腹痛一般出现在月经后期或者月经干净后,月经量少且颜色很淡,伴有头晕乏力、失眠多梦或者心悸。

  :当归补血颗粒的组方源自“妇科圣方”——四物汤,也就是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并在此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形成如今的当归补血颗粒,具有补气养血、活血调节的功效,对气血虚弱型痛经以及贫血、产后、病后血虚等患者拥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这类痛经患者在经期或者经后1-2天慢慢的出现腹痛,并且伴有腰骶酸痛,月经量也比较少,脸色暗沉,平时有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小便清长等表现。

  :对于肝肾亏损的痛经患者,中医名家大多是以调肝汤、痛经汤、益肾散瘀汤等经典名方加减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来说,世面上没有太好的中成药,如果您嫌去医院买汤药喝麻烦,可优先考虑服用舒肝颗粒。

  :这种痛经患者大多是月经前或者月经刚来的时候,腹部痛得厉害不让碰,月经量少且颜色暗、有血块,来月经前会伴有明显的胀痛、胸闷不适,闷闷不乐不开心。

  :注意益母颗粒≠益母草颗粒,益母颗粒的组方更为丰富,除了益母草之外,还有当归、川芎、木香几味药材,具有行气止痛、活血调经的功效,可针对性缓解气滞血瘀型的月经不调和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