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市民许小平在家收拾旧物时,无意中翻出了外祖父顾茀臣留传的几件纸品,一段民国镇江周宗记西药部的故事,从尘封的岁月中逐步显露出来。
许小平先是找到了一张昂首为“镇江周宗记西药部”的民国老发票(图1)。发票长13厘米,宽8.5厘米,与记者了解的民国店号发票不同的是,这张发票显着与传统中式竖式发票不太相同,不只尺度小得多,并且风格更倾向于新我国建立后的横式现代发票。由于是西药部,所以这张发票的西式元素较多:比方店号下方就是英文称谓“C.L.CHOW Co.,CHINKIANG”,“CHINKIANG”这个“镇江”的翻译是民国时通行的规范。此外,发票上还有“CASH SALE\Date\Total”三个英文词,分别为“现售发票、日期、总计”的意思,都是一些最常用的英文单词。
当然,发票昂首处有地址和电话,“大西路三八六号贾家巷口,电话二二六号”,还有发票编号“008248”。发票最下面一行除了“经手人”签名栏外,还有一句奉告“货品出门,概不退换”,这可能是依据药房产品的特性而规划的。这张发票上共有两种书写笔迹:一种是铅笔横式书写,这可能是店伙计写的,最上一行的几个字是“□□面粉厂镇就事处”,下面三行皆为购买货品称谓,满是英文,书写流利,后边则是价格;另一种是毛笔竖式书写,有两竖行,记者只识得右边竖行内容为“徐司理用药”,估量这是比店伙计层次高一点的人书写,有很大的可能是当班司理。
不只如此,这张发票反面也有玄机(图2)。上面贴了4张面值为“壹角”的“中华民国印花税票”,且上面还盖有长条水波纹税花印章。在税票左边,还有四行黑墨水钢笔笔迹,分别是“纱布、药水棉花、橡皮膏、药膏”。
民国时的上海,周宗良最被人熟知的是他坐落宝庆路的私家花园宅邸。百年前,淮海中路还叫霞飞路时,就可谓上海“时髦之源”,街上名店树立、名品荟萃,许多都是俄侨老店。而能在霞飞路邻近买地置宅的,基本上非富即贵。所以,当霞飞路宝庆路这个上海滩黄金地段“中心别墅区”内,围出一座近5000平方米的私家花园宅邸时,惊扰了当时整个上海滩。后来,这儿被冠以“上海榜首私家花园”的称谓,现在市值1.35亿元人民币。
在上海,老外圈中流传着一句线号就不算真实了解上海文明”。周宗良1925年从德国商人手中买下这座花园时,里边只要两栋德式小楼。他花了七年时刻,耗巨资扩建成五栋互相独立的小洋房,听说所用建材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周宗良从宁波“小赤佬”一路闯练成“德国染料业在华总大班”,再到地产、金融、轮船等各范畴的商业机构遍布全国,生平故事不要太勉励。他1948年去香港久居时,带着的财富整整装了两飞机,还登上了香港富豪排行榜的第二位!
那个时代的上海滩,这个桃花源般避世的宅院太显眼了。当时上海奸细举动队队长就非常觊觎,屡次以“私通重庆”罪名相逼,还筹谋绑票周宗良攫取这一宅院。周宗良为了承认和确保人身安全,出门要带上四五个警卫,乃至连手杖内都隐藏一把尖利的剑。即便如此,他的妻子仍是被绑票了一回,最终以巨款换回。周宗良生活方式很中式,终年长袍马褂,而她的女儿周韵琴则彻底西化,后来嫁给了家庭教师徐兴业,这位家庭教师后来取得1991年茅盾文学奖。
那么,许小平外祖父顾茀臣与这家店是啥联系呢?本来,顾茀臣就是这家店的老板。
顾茀臣清光绪年间出世,浙江人,中学肄业。他从17岁起便随父在福州运营帆运事务。这就要提到顾茀臣和周宗良的联系了,两位都是宁波人,且周宗良早年在宁波还没有混出来的时分,经济状况并不太好,而家境殷实的顾茀臣经常接济他。后来,周宗良到上海大发特发后,这份恩惠并没有忘掉。
1936年,顾茀臣曾任福建省银行福清就事处主任,在福建的期间,顾茀臣与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还有一段共处的日子。1937年,顾茀臣曲折来到上海,任上海市银行出纳科就事员,因日寇侵沪,顾茀臣后来赋闲了一段时刻。这样一个时刻段,身为巨富的周宗良出现了,1941年顾茀臣回镇江为周宗良开设了“谦益泰西药号”,并任司理,该号后来改名为“周宗记西药房”。新我国建立后,顾茀臣活跃做出呼应我国的召唤,在献粮、支前、捐赠飞机大炮运动和购买公债中均有活跃体现,而他运营这家药房一向继续到1955年,这样算起来顾茀臣运营西药房的时刻共有十五年。
许小平曾听外祖父讲过一件事,民国时期,盘尼西林(青霉素)都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像旧上海的医院也只要外资医院有盘尼西林,我国人很难拿到。顾茀臣有一次从上海十分困难搞到十支盘尼西林,千当心万当心地带回镇江。在民国时期,有实力的家庭都会攒黄金、,还有盘尼西林,由于盘尼西林能救人的命。欧洲也很快出现私运盘尼西林的黑帮,他们专门供给医院搞不到的盘尼西林。抗战时期有一段时刻,市面上的盘尼西林价格等同于一条“小黄鱼”的价格。民国金条首要分“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小黄鱼”指一两一根的小金条。
周宗记西药房修建的格式在民国时期的镇江西药店号里是比较特别的,由于它有不少西方修建装饰的元素。许小平在家里找到了一份1955年关于周宗记西药房的《生意房地产合约》(图3),其对药房房子数量有精准的描绘:“前市房上下计四间,另一大间平房,后边小屋五间。”
本年74岁的许小平回想,他至今仍记住周宗记西药房的具置:在迎江路正对着大西路的方位。而周围的贾家巷口处有一个周宗记西药房的后门,他们一般都是从那里进出。一进去里边有个大宅院,四围都是各种功用的小屋子,有厨房、饭厅、会客室、储藏室、洗手间、卫生间、单人间宿舍等,有点类似于四合院的姿态。后门正对面有一个上楼的楼梯,从这儿能够到周宗记西药房的二楼,而药房的主体修建为楼上下的四间房子。
新我国建立初期,有一年镇江发大水,许小平寓居的房子被淹,只好住到外祖父、外祖母地点的周宗记西药房。当然,他那时只要七八岁,由于外祖母一向给人很严厉的姿态,所以许小平很少上二楼。尽管如此,当年周宗记西药房的洋式格式仍是给了他很深的形象:比方新我国建立初期,这儿的卫生间有抽水马桶,还有洗澡的浴缸,这在当年的整个镇江都是很少有的卫生设施。公然,在这份《生意房地产合约》中的“装饰设备及附着物”中,特别提到了“包含卫生设备”,可见其稀罕之处。
许小平乃至还想起了当年在周宗记西药房的几名职工,有一位邱先生、两位陈先生,还有一位厨师,一共约有五六名店员。
镇江西药业,大约始于清代光绪年间。当时有中西、中法、五洲、济华堂四家药房,建立在银山门、天主街一带。随后大市口建立了中西药房分号和利华药房两家。中法药房是直属上海中法药房的分店;中西、五洲、济华堂都是用上海同名商标运营的,资金自负盈亏,在事务中属中西最大。
1937年冬镇江沦亡后,中西药房丢失数万元,无力康复旧观,只得在大市口西药房分店原址开了一个连家店,改名粹良药房,其他几家也未能康复。之后,镇江连续新建立了一些药房,其间就包含周宗记、中英、大中西,这几家的事务均较大。其他也连续开设了一些小药房,以及贩卖西药保持生计的跑单帮者。在此期间,日本药品为仁丹、老笃、大学眼药和武田三共、万有等药厂的产品,充满商场。国产药厂较有名望的有新亚、信谊等,仅能立足于商场罢了。汪伪发行中储券后,出现通货膨胀,人心浮动,囤购现象遍及,西药事务很不正常。
1945年抗战成功后,西药商场,日货敛迹;美货上台,并操作商场。当时药价大降,生意比较好做,出现了一时昌盛的局势。药店如漫山遍野般冒出,最多时达到了35家,其店号分别为:大中西、中英、镇江、仁丰、大英、万国、济康、中美、天一、济世、仁济、济生、利华、粹良、华西、大华、周宗记、中心、正中西、新华、世界、中法、五洲、同济、上海、世界、华洋、怡和、金星、我国、平和、中华、泰山、华美、屈臣式。以上药房散布在大西路的有25家,中山路有8家,小码头2家。其间的大中西、中英、周宗记三家事务仍占据头羊。(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