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流感主要在秋冬春季节流行。开学季又遇流行季,流感如何预防和应对?为此,开屏新闻记者采访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性疾病首席专家黄瑛,请她解答流感相关问题。
黄瑛主任表示,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小孩、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
黄瑛主任介绍:“流感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冬春季是高发季节。目前,流感的主要流行种类为甲型H1N1型和H3N2型,乙型流感相比于10年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目前还是以甲流为主。”
她表示,流感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患者有极大几率会出现发热、咽痛、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可能伴有结膜充血、咽颊充血、扁桃体肿大、咳嗽、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
黄瑛主任提醒:“需要非常注意的是,流感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其中肺炎是最主要的并发症。肺炎的严重程度不一,较轻的肺炎通过治疗、自身抵抗力不发展成严重肺炎可很快治愈。但重症肺炎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缺氧,进而危及生命。因此,公众对流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高热不退、病情加重、体温不升、咳嗽进行性加重,并出现缺氧、口唇发紫、气喘等情况,需尽早就医,从而得到及时救治。”
黄瑛主任表示:“我不太主张有一点症状就用抗病毒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都有一些毒副作用。”
她说,在流感治疗方面,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的人平时身体素质就比较好,通过多休息、喝水、补充维生素、适当清淡营养的饮食等方式就能逐渐好转。有重症及重症倾向的患者建议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在抗病毒药物方面,可以选择奥司他韦、阿比多尔等,有重症及重症倾向的患者可以使用马巴洛沙韦。
流感属于病毒,一般不随便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一般要发现有细菌感染的情况,比如扁桃体、咽峡这些地方看见有化脓的病灶以及咳出的口痰带有黄绿色,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到医院,听从医生专业的指导和治疗。
在预防方面,黄瑛主任强调,口罩是有效的防护工具。在疫情期间,由于大家加强了防护,流感的发病率急剧下降,这表明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防护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此外,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力至关重要,公众应保持合理膳食,补充适量的蛋白质、丰富的微生物,以及其他相关的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另外要规律生活,保证足够的休息,养成锻炼的习惯等。
黄瑛主任特别提醒,小孩子、孕妇、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要格外的注意防范,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必要时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同时,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小孩子、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哪些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何时接种……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共同来看看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版《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下面简称《指南》)的回答。
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患者;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6-59月龄的儿童; 6.6月龄以下婴儿的共同生活的亲属和看护人员; 7.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注意:孕妇请务必告知医生个人妊娠情况,对处于流感并发症风险中的怀孕妇女,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不是接种。
由于气候原因,我国流感流行主要为每年的10月下旬—次年3月中上旬,另外在南方地区,每年的5月—7月也会出现一个流感流行高峰。由于季节性和高发期明显,流感疫苗又被称为“秋天的第一针疫苗”。流感季节到来的3—4周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期,即每年的9月、10月是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专业的人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预防接种。如果在10月底前未接种,整个流行季仍然是可以接种的,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尽早获得免疫保护。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往年不同,疫苗成分会根据预测的病毒类型不同有所变化。
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在体内是跟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的,一般接种疫苗后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可维持6—8个月的时间。所以既往有过流感病史或者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也需要每年接种。
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
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建议痊愈或者病情稳定控制后接种。
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不是接种。
1.因使用药物、HIV感染等任何问题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 2.经常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医治的儿童及青少年; 3.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 4.孕妇; 5.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6.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者。